029-6886298815353605866
热门关键词:
为确保反渗透装置投运后实现稳定运行,达成预期产水水质与水量指标,科学规范的调试流程是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。
一、预处理指标控制
预处理单元需严格监控三项关键参数:进水污染指数SDI15应低于5,确保膜元件表面无颗粒物沉积风险;余氯浓度须控制在0.1ppm以内,防止氧化性物质对复合膜材料的侵蚀;氧化还原电位(ORP)需维持不高于150mV,通过在线仪表实时监测,必要时投加还原剂进行干预调节。
二、背压防护
产水管路系统应配置背压保护装置,运行时产水端压力需严格控制在0.3bar以下。操作过程中严禁在高压泵启动阶段完全关闭产水管路阀门,管路末端安装爆破片作为二次保护。定期检查管路是否存在弯折或堵塞,确保产水流道畅通无阻。
三、冲洗参数设置
系统冲洗阶段需根据膜元件规格调整操作参数:4英寸膜壳建议冲洗流量控制在0.6-3.0m³/h区间,8英寸膜壳对应流量范围应为2.4-12.0m³/h。冲洗压力宜保持2-4bar的稳定值,既能有效清除污染物,又避免过高压力损伤膜表面结构。
四、新膜冲洗
湿式膜系统需至少持续冲洗30分钟以上,彻底置换封装保护液;干式膜可以实施分段式冲洗,首阶段进行1-2小时连续低压冲洗后静置12小时,再执行不低于60分钟的补充冲洗或者连续冲洗6h以上。
五、高压泵升压速率控制
高压泵启动阶段须遵循渐进升压原则,升压速率不得超过0.7bar/s。建议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实现压力平稳过渡,避免压力骤升导致膜元件机械损伤。调试过程中需同步监测段间压力差,确保各压力容器流量分配均衡。
六、系统运行参数整定
完成基础调试后,逐步将产水量和系统回收率调整至设计值,连续稳定运行60分钟且产水指标合格后,方可向后续工艺单元供水。此阶段需重点观察脱盐率变化趋势,发现异常波动应立即暂停调试进行问题排查。
七、基准参数确立标准
系统连续运行24-48小时后进入稳定工况,此时需记录各工艺参数作为性能基准,包括操作压力、段间压差、电导率、温度补偿后的产水量等关键数据。建议建立标准化记录表格,为后续运行维护提供对比依据。
八、两级系统联动调试
双级反渗透系统调试需遵循分级启动原则:第一级系统需累计运行超过24小时,待膜表面残留单体物质完全清除后,方可启动第二级系统。此操作可有效避免二级膜元件因有机物污染导致的产水量下降问题,两级系统间建议设置中间水箱作为缓冲单元。
咨询热线
029-68862988